地下室后澆帶、施工縫等處是防水薄弱點,止水鋼板的安裝質量尤為重要。但是,轉角處往往鋼筋較密、空間狹小,不宜操作,施工難度大,導致滲漏水質量通病頻發。為此,中建八局二公司在項目中采用工廠預制成品止水鋼板轉角,代替傳統止水鋼板轉角現場焊接,方便施工、不滲不漏!
成品止水鋼板轉角工藝
1、根據設計圖紙在轉角位置用填充色標出止水鋼板位置,并為止水鋼板轉角節點編號。

標出止水鋼板位置并編號
2、統計成品止水鋼板類型(陰角、陽角、平面轉立面)數量,繪制轉角處止水鋼板大樣圖及加工效果圖,編制轉角止水鋼板工廠化加工下料單。

止水鋼板工廠化加工下料單

轉角處止水鋼板大樣圖

轉角處止水鋼板加工效果圖
3、工廠首件產品驗收通過后,轉角處成品止水鋼板大批量下料加工制作,進場驗收、安裝。

工廠首件產品驗收
止水鋼板進場驗收

成品止水鋼板轉角效果
止水鋼板開口的方向應該朝向哪邊?
止水鋼板開口的方向應該朝向哪邊?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止水鋼板開口方向朝向迎水面”,但真的是這樣嗎?
查閱了相關規范及圖集,原來是這樣的:
(1)外墻的止水鋼板開口朝向迎水面
依據是:圖集《地下工程防水》(08BJ6-1)第55頁節點和圖集《地下建筑防水構造》(10J301)第42頁節點。應該說這里邊畫的是很明顯的,一般也沒有異議。

《地下工程防水》(08BJ6-1)第55頁節點

《地下建筑防水構造》(10J301)第42頁節點
(2)基礎底板的止水鋼板開口方向,就有不同的聲音了
說法一:止水鋼板開口朝向迎水面,也就是向下
依據就是(1)中的兩個圖集節點,認為既然外墻是朝向迎水面,那么基礎底板的水是從下邊上來的,開口朝向迎水面的話那么就是向下。長期以來施工現場都是按此方式施工的。
疑問:雖然上述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仍然不嚴謹,既然圖集標注的節點為外墻施工縫節點,那么就應該僅用于外墻,用于其他部位,并無明確標注,缺乏嚴謹。
查閱前述圖集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發現,基礎底板后澆帶防水節點明確標注的材料有膨脹止水條、外貼止水帶、丁基鋼板止水帶(無需彎折)等,并未發現止水鋼板做法,讓人疑惑。
同時,設計院藍圖中給出的后澆帶節點,止水鋼板均用“—”表示,未標明彎折方向,但圖紙中外墻的施工縫防水節點卻會明確標注止水鋼板開口方向為迎水面,與圖集一致。設計院是否也在有意規避相關問題?圖集或規范明確的可以標注,而沒有明確的不做明確標注。
某項目設計藍圖中標注的后澆帶節點

某項目設計藍圖中標注的外墻施工縫節點
說法二:止水鋼板開口向上
依據:《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技術規程》(TCECS 640-2019)和《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技術規程》DB11/T 1200-2015,規程中的節點明確標注止水鋼板開口方向是向上。我也參加過跳倉法施工方案的論證,論證專家就是TCECS 640-2019相關編者,專家提出止水鋼板開口方向向上是為了避免窩氣,保證混凝土澆筑.

疑問:上述節點畢竟是引用于“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技術規程”,從嚴謹的角度來說,是否可以應用于所有的基礎底板后澆帶或施工縫,值得商榷。
說法三:無需考慮迎水面的問題,應該考慮施工的便利性
止水鋼板的原理:新舊混凝土接縫位置屬于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環節,增加止水鋼板后,水沿著新舊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縫隙滲透時遇止水鋼板無法再往里滲,止水鋼板起到了切斷水滲透路徑的作用。即使沿著止水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縫隙滲透,因為止水鋼板有一定寬度,也延長了水的滲透路徑。
按照止水鋼板的止水作用原理,只要止水鋼板寬度符合要求,開口方向無論朝向哪里,水的滲透路徑都是一樣的。從施工便利性和保證施工質量考慮,由于止水鋼板邊緣彎折,混凝土在此處容易聚集水分或氣泡,不易振搗密實,存在滲漏風險。而如果將凹口面朝向混凝土來料和振搗方向,就會很容易振搗密實。至于墻體內預埋止水鋼板,朝向里外兩個方向均可,至于為啥圖集畫的向外,我想,既然有彎折,必然會有個朝向的問題吧。
那么,進一步引申,在保證水滲透路徑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不彎折?但這樣施工不方便,不彎折就是長方形鐵板,較為柔軟,不易固定順直,而彎折后,整體穩固性要好。
(3)覆土頂板止水鋼板開口方向
開口方向朝上就行啦,既可以說朝向迎水面,又可以說朝上避免窩氣,反正都是一個方向。
結束語:
隨著發展,接觸的一些項目總工或者公司總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基礎底板止水鋼板開口朝上這種做法,但畢竟沒有圖集或規范的明確支持,兩種做法應該還會同時存在一段時間,希望國家相關部門或者規范、圖集編寫專家能夠在今后修訂時,將相關節點做法予以明確,避免爭議。

番外:
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時,有些文章提出,“國內外的規范并沒有‘止水鋼板應該朝向迎水面’這一說法,但止水鋼板之所以做成盆式,規范有明確出處及說明”,引用的規范是《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第5.1.10條及相關條文解釋。
但是,仔細看規范的話,5.1是變形縫相關做法要求,并不是施工縫或者后澆帶,與之相對應的是圖集《地下工程防水》(08BJ6-1)第71頁中的相關節點,節點中明確標注了頂板、底板變形縫的中埋式止水帶要“盆狀安裝”。以此來說止水鋼板的開口方向應該向上仍有些不
但是,變形縫中埋止水帶盆狀安裝和基礎底板止水鋼板開口方向向上安裝的原理都是避免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氣泡不易排出,兩種做法確實是異曲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