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止水帶是主要是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要用到的材料,主要起密封和防止水滲透的作用。因為在地下施工時,建筑容易會被水侵蝕,所以面與面之間的縫隙需要使用止水帶來特殊處理,以保整密封性良好,以免滲水。止水鋼板就是其中的一種止水帶,常用的還有橡膠和塑料制作的止水帶。

止水帶鋼板厚3mm,寬300mm,水平施工縫位置在基礎底板面以上不少于250mm處。固定的方法是用斜撐鋼筋的兩端一端焊在豎向鋼筋上,另一段焊在止水鋼板上,注意電焊電流,不要焊穿鋼板。
施工縫(construction joint)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筑,而在先、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 施工縫并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筑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焊接在底板中間標高位置,施工工藝是分別在四根角鋼四周焊接一圈鋼片,和塔吊止水做法類似。焊接鋼片的尺寸不用很大,超出角鋼邊大于50mm,鋼板厚度大于5mm。
止水鋼板還分為普通鋼和銅制兩種:前者需要額外進行防銹處理,鋼止水帶的焊接工藝要求較高,工序也較復雜,常用于與預埋構件連接的止水部位;銅強度高、耐腐蝕能力也很強,但價格昂貴,接頭連接的工藝也較復雜,主要用于水壩或要求抗水壓力、抗繞滲能力較強的構造。
止水帶鋼板型號是寬300mm,厚3mm的鋼板,長度3m1塊,材質為Q235鋼。施工時用對拉螺栓做水平支撐架,確保止水帶的垂直度及高程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要及時清理止水鋼板上部被混凝土污染部分,防止上部混凝土澆筑時與鋼板結合不良;下部施工完畢后,盡早鑿毛清理,確保上部施工時混凝土能良好的結合;澆筑上部混凝土前,應用高壓氣槍或水槍沖洗底部混凝土,清除上部結構施工時散落的灰渣等污染物,在澆筑上部結構混凝土時,應該先澆筑2cm左右厚度的同等標號砂漿,一方面潤濕先期施工的混凝土表層,起到良好的結合層的作用,另一方面來檢查模板支護情況,確保構筑物外觀尺寸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止水鋼板(200mm+30+30)×;3mm,止水鋼板不得有裂縫、銹蝕、斑痕、變形,其斷面尺寸和機械性能符合設計要求。(使用部位①;設計要求的部位。②;圖紙會審中號樓處外墻施工縫部位。)
焊條:焊條的性能應符合現行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定,有出廠合格證。
焊接過程中,電弧應燃燒穩定,藥皮熔化均勻,無成塊脫落現象。機械:交流弧焊機、直流弧焊機工具:焊接電纜、電焊鉗、焊接護目鏡、面罩、電焊手套、護腳、鏨子、鋼絲刷、銼刀、小手錘、電焊條、烘干箱等。

1.工藝流程止水鋼板定位→固定→接頭焊接→剪力墻拉筋及定位鋼筋焊接→檢查驗收。
2.止水鋼板設置位置基礎水平施工縫止水鋼板具體設置位置:在設備基礎底板頂標高上400mm為止水鋼板中心標高。所有止水鋼板應放置在剪力墻中間,并沿剪力墻周圈設置。沿豎向設置和每道水平止水鋼板交圈焊接嚴密。
3.止水鋼板固定止水鋼板位置確定好后,用墻體拉鉤筋臨時上下夾緊固定,然后進行鋼板接縫焊接。
4.止水鋼板接縫焊接止水鋼板搭接長度為50mm。鋼板焊接應分兩遍成活,接縫處應留2mm焊縫,一遍施焊時,在中間、兩端點焊固定,然后從中間向上施焊直到上端,然后再從下端向中間施焊,一遍完成后立即將藥皮用焊錘敲掉,檢查有無砂眼、漏焊處,如有應進行補焊。二遍應從下端開始施焊。
5.止水鋼板定位筋設置沿止水鋼板方向,在其兩側采用Φ10鋼筋焊接;一端焊接在止水鋼板上,另一端焊接在剪力墻的水平、豎向主筋上對其進行定位;定位鋼筋的間距為300mm,兩側對稱設置。
6.剪力墻拉筋加設由于剪力墻拉筋間距較小,中間總有一道拉筋穿過止水鋼板,止水鋼板接縫焊好后,在穿過止水鋼板的拉筋處將拉筋切斷,然后焊接在止水鋼板上,并在其拉筋切斷位置處加設一道拉筋,作為拉筋的補強鋼筋。
7.檢查驗收:止水鋼板焊好后,應進行自檢,檢查有無沙眼、斷焊、漏焊或焊縫不飽滿之處,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返工處理。定位鋼筋是否焊接牢固;附加拉筋是否加設,如若未設置或焊接不牢,將對其重新焊接或加設。檢查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
上一條:關于止水鋼板小知識
下一條:中埋式止水鋼板案例一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