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池廠蓄水池長32m,寬21m,深3m,池內設3條混凝土縱壁把池分割成一個條狀容腔,縱壁底部設孔連通。池壁豎向鋼筋設計為II級螺紋鋼筋,水平筋為I級光圓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8,抗滲等級S6。竣工當年陸續出現池壁裂紋。兩池壁的裂紋部位基本相同,所有縱壁上均為2道,在池壁兩端各進1/3左右的位置,橫壁上均為1道,均接近橫壁中部。裂縫在池壁由上而下至底部八字腳上部后趨于穩定。裂縫上寬下窄,早晨寬,午后窄,縫寬0.1mm~0.4mm。

1)裂縫原因。兩水池的長度與寬度均超過20m,而未加設變形縫,未考慮抗裂要求配筋,亦未在池壁頂端設鎖口梁。水池混凝土澆筑時氣溫較高,卻未采用后澆縫而連續施工,一次澆筑成型。由于鋼筋綁扎不牢,澆筑混凝土時向下滑移,造成壁頂端100mm~200mm高范圍內無水平配筋,致使壁頂端素混凝土首先開裂,繼而沿縫向下發展延伸。混凝土澆筑后拆模過早,且養護時間不足,使池壁過早開裂;
2)處理方案。針對事故原因制定“釋、堵、固”的處理方案。釋:即充分釋放造成裂縫的應力,以免出現新的裂縫。堵:即嚴密堵塞裂縫,保證使用功能,不發生滲漏。固:即對原設計與施工中造成的缺陷進行補救加固,以免其他薄弱環節再出現新的裂縫;
3)處理方法。對裂縫按溫度變形縫處理,即在裂縫左右兩側各400mm范圍內剔去原鋼筋保護層,用清水沖刷顯露出裂縫,再用鋼釬剔30mm寬縫隙,按后埋式橡膠止水帶法作變形縫處理。
以上工作完成后,為使混凝土壁盡量少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又把混凝土外池壁地坪提高300mm作覆埋,以減少池壁外暴露部分。
準備工作做完后,即可按說明書要求進行第一次刮壓(采用膠板刮子)。刮壓時務必使堵漏劑緊密地與池壁混凝土結合,特別是池體表面麻面或凹凸不平時,更要耐心細致,防止漏刮。第1遍刮完后等待1夜,第2天再刮壓第2層,每層都要刮壓至少3遍,以確保質量。第2層刮壓后隔夜就應噴水養護,保持表面濕潤,養護3天后其強度就可達到使用要求;

1、對拉螺栓處滲漏的處理:先在池子里側將對拉螺栓的根部鑿出小坑窩,直徑在50mm~60mm,深度約為30mm,用鋼絲刷清理表皮后,再用水濕潤,然后用攪拌好的堵漏靈(干稠一些)用力壓入窩內,反復壓實,待1h后,再用堵漏靈在其表面范圍刮壓二層,方法同前所述;
2、孔洞急流的處理:先在孔洞位置的里側(往往該部位沒有明顯的孔洞,如有需擴孔處理)仍采用治理濕潤的方法處理,在外側孔洞處將漏水點用鑿子擴大后,堵漏靈擠壓進孔內,然后用堵漏靈進行二層刮壓做法,具體要求同前;
3、池體混凝土接槎不良處的處理:對于池體表面無明顯裂縫且滲漏不嚴重的可按前述的刮壓法處理。池體表面混凝土因結合不良而出現明顯裂縫的處理辦法為:先用鑿子沿裂縫擴邊,寬度在4cm~6cm,深度為3cm~4cm,如果接搓處混凝土強度不好,還應適當加大擴邊尺寸,同時在裂縫處剔出溝槽,擴邊后用鋼絲刷將表面松散雜物清掉,然后灑水濕潤。為增強界面結合能力,先在擴邊范圍內滿刷一遍雨全防水堵漏專用料,隔24h后,用雨全防水堵漏專用材料在剔好的溝槽內用手堵嚴壓實。外側找平采用防水砂漿,最后還要在防水砂漿上刮壓二層雨全堵漏專用材料,并灑水養護3天。雨全防水,專業各類建筑物防水堵漏;
上一條:墻止水鋼板一般高度是多少
下一條:止水鋼板又被稱為鋼板止水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