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室(車庫)外墻后澆帶及施工縫部位滲漏措施

該節點易出現風險與隱患:
1、未設置止水鋼板或搭接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焊縫不飽滿;
2、止水鋼板未交圈設置;
3、止水鋼板外露寬度不符合設計要求;
該節點質量控制要點:
1、鋼板止水帶厚度、寬度需滿足設計要求;折翼必須朝向迎水面;鋼板止水帶應沿施工縫連續交圈設置,并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20mm,雙面焊接、焊縫飽滿;
2、后澆帶及水平施工縫處應增設防水附加層,附加層鋪至施工縫外延250mm;防水附加層選材及做法與地下室外墻防水做法相同;
3、后澆帶澆筑前施工縫應鑿毛清理并做界面處理;
4、地下車庫外墻后澆帶外側,采用100厚預制鋼筋砼板提前封堵、抹灰,保證外墻防水層連續施工和基坑周邊提前回填施工;
5、后澆帶位置應采用標號高一等級的膨脹抗滲混凝土;
施工單位自檢與監理單位驗收必檢項目:
1.止水鋼板的規格、尺寸、安裝位置、搭接長度和焊接質量是否滿足要求;
2.施工縫處理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3.防水層、附加層施工質量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二、地下室(車庫)外墻穿墻螺栓防滲漏措施

該節點易出現風險與隱患:
1、 未使用止水螺桿;
2、 止水螺桿止水片厚度 、焊縫質量不不滿足要求;
3、 螺桿洞未封堵或封堵不密實;
4、螺栓孔周邊漏水;
該節點質量控制要點:
1、 選用三段式組合(中段埋置)式止水螺桿,端部加圓臺形塑料圈;
2、 止水片寬度、厚度、焊接質量應滿足要求;
3、 兩端的螺桿拆除后應將圓臺形塑料圈剔除干凈,凹陷部位采用防水砂漿填塞密實,表面抹平壓光;
4、 外墻迎水面以螺栓孔中心,在直徑100mm范圍內,刷JS防水層兩遍,第一遍刷藍色、第二遍刷灰色;
5、嚴控工序驗收,防水基層驗收時,必須確保所有螺桿洞封堵質量達到上述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單位自檢與監理單位驗收必檢項目:
1、封模板前全數檢查驗收;
2、 是否采用埋置組合式止水螺桿;
3、 止水片是否雙面滿焊,焊縫是否飽滿;
4、螺栓孔端部是否該采用防水砂漿填塞密實、并刷JS防水涂料兩遍。
三、地下室(車庫)外墻防水層保護措施

該節點易出現風險與隱患:
1、未設置防水保護層;
2、防水保護層設置不合理;防水層破壞,造成地下室(車庫)外墻漏水;
該節點質量控制要點:
1、 地下室外墻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應將及時施工防水保護層;
2、 剪力墻外側筏板外伸部分(水平面),采用60mm厚C15砼保護層;
3、 基礎筏板磚胎模立面上的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應采用30mm擠塑板粘貼保護;
4、 筏板基礎立面防水卷材預留搭接長度應高出筏板頂面≥300mm,且應外翻到筏板磚胎模頂部后,壓砌一層灰砂磚做臨時保護;
5、 地下室外墻防水層外層采用兩道保護措施:采用聚氯乙烯膠粘貼30mm厚擠塑板保護層;在擠塑板外側用M5砂漿砌筑120mm厚灰砂磚(粘土磚)墻保護層;
6、灰砂磚墻第一次砌筑高度應控制在1.5米以內,隨回填土的施工進度推進,并始終保持高出回填土500mm;
施工單位自檢與監理單位驗收必檢項目:
1、防水保護層施工前應對防水層質量進行隱蔽驗收;
2、擠塑板與防水層之間應粘結牢固、拼縫嚴實;
3、每次/段磚墻保護層砌筑完成后,24小時內不應進行該部位回填土施工,防止破壞新砌筑墻體;
上一條:建筑人實戰經驗:防水部位的驗收
下一條:基坑見底及底板混凝土澆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