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止水鋼板處理的方法很多。即在澆筑下層混凝土時,預埋300*3的鋼板,其中有10-15cm的上部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澆筑混凝土時把這部分的鋼板一起澆筑進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壓力水滲入的作用。鋼板止水帶選擇的厚度一般為2mm厚 3mm厚。
1 止水鋼板:止水鋼板的寬度、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本工程采用4000mm*300mm*3mm規格鋼板。
2 焊條:焊條的牌號應符合規范要求。
3 焊接過程中,電弧應燃燒穩定,藥皮熔化均勻,無成塊脫落現象。
4 焊條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止水鋼板澆筑上層混凝土時, 沒有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砂漿, 蝴蝶扣上下層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結,設置施工縫應該嚴格按照規范規定, 認真對待, 避免位置不當或處理不好而引發質量事故, 以確保結構安全及使用壽命, 對于單向板, 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 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 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止水鋼板的施工質量,是為了規范規定其中心高度至基礎底板面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250mm。更是為了便于施工,其寬度加工成300mm,長度為3m,有一個比較有寬限的進度空間。
確定鋼板止水帶的水平標高后,應根據建筑物的標高控制點在鋼板止水帶上口拉通線,以保持其上口平直。如為剪力墻,應安裝在墻體中心線位置,上下必須垂直。
在鋼板止水帶下口焊短鋼筋,以支撐鋼板,其長度應以混凝土板墻鋼筋網片厚度為準,不能過長,以防沿短鋼筋形成滲水通道。短鋼筋中心位置應焊止水片,以阻斷滲水路線。
短鋼筋一般間隔1m左右設置1個,間距過小則增加成本和工作量,間距過大則鋼板止水帶易彎曲,澆筑混凝土時受振動易變形。
安裝鋼板止水帶時,其中有10-15cm的鋼板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澆筑混凝土時把這部分的鋼板一起澆筑進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壓力水滲入的作用。
當豎向的鋼邊橡膠止水帶與橫向施工縫的鋼板止水帶連接時,接縫處可能存在滲水線路,要阻斷滲水線路,必須將鋼邊外口與鋼板止水帶進行焊接連接,止水帶鋼邊內口靠橡膠內側嚴禁焊接,焊接時鋼邊橡膠止水帶鋼邊與橡膠連接部分在焊接時要用濕布覆蓋等降溫措施,以避免溫度過高損壞止水帶。
1、連接時,先切除中埋式鋼邊止水帶端口部分約130mm范圍的橡膠,對準兩端止水帶的橡膠部分將鋼板搭接約100mm,橡膠部分預留約30mm的寬度,鋼板搭接部分用鉚釘連接固定。
2、而后將鉚接好的接頭放在熱熔器的下夾片正中,30mm寬度部分用生橡膠片填滿,蓋上熱熔器上夾片,通電使橡膠充分熱熔粘合成型。

止水鋼板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有許多尖角的石子和銳刃的鋼筋,所以在澆筑和定位止水鋼板時難免會出現變形的現象。當止水鋼板出現變形時應滿足密封防水、適應變形、施工方便、檢修容易 等的要求。
用于伸縮的變形縫宜不設或少設,可根據不同的工程結構類別及工程地質情況采用誘導縫、加強止水帶、后澆帶等止水措施。用于沉降的變形縫最大允許沉降值差不能大于30mm,當沉降值大于30mm時, 應在設計時采取措施。變形縫與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能小于300mm。用于沉降縫的寬度宜20-30mm用于伸縮的變形縫寬度應小于此值才能更好的發揮止水鋼板的作用。
建筑物地下室水平構件和豎向構件無法一次性澆筑,一般采用在基礎底板上返300mm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縫,施工縫位置放置止水鋼板。止水鋼板一般在400mm寬,新舊混凝土內各埋置一半。新舊混凝土接縫位置稱為施工縫,此屬于防水混凝土防水的薄弱環節,增加止水鋼板后,水沿著新舊混凝土接茬位置的縫隙滲透時碰見止水鋼板即無法再往里滲,止水鋼板起到了切斷水滲透路徑的作用。及時沿著止水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縫隙滲透,止水鋼板有一定寬度,也延長了水的滲透路徑,同樣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上一條:地下室工程相關技術研究
下一條:隱蔽安裝止水鋼板的焊接要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