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潛水靜止水位埋深0. 20 } 2. 80m,第一承壓水水頭埋深約2. 5一3. 8 m,第二承壓水水頭埋深11. 0}-14. 3 m,其地質主要是呈流塑狀的淤泥質軟土,屬于典型的濱海軟土,具有高壓縮性、高孔隙比、高含水量等特點。由于水位埋深太淺及承壓水頭較淺,其設計防水等級為一級,不得滲水。特別是特殊部位的防水技術處理,如果處理不當,極易造成滲漏水。

欣嘉園東站是濱鐵1號線的第一座車站,為不規則地下兩層矩形框架結構,車站最大覆土厚度1. 26m。車站主體總民度406. 63 m,最大寬度27. 74 m0主體建筑最大高度14. 68 m。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臺層,本站設置2個出入口A}D(B}C為預留口),車站布置2組風亭組,共計8個風亭直接頂出地面、均為低矮有蓋風亭。本工程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
本工程的防水等級為一級,不得滲水。側墻及底板防水采用1. 5 mm厚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頂板防水采用3 mm厚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材料+4 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車站防水標準橫斷面見圖。

2使用的防水材料
欣嘉園東站為不規則矩形,其典型特征包括接口多、預留多、樁基及降水井多,圍護結構與主體結構相互結合點多,各種縫、后澆帶多,電極設置復雜。具體特殊部位所用主要防水材料為:底板倒角,1.5mm厚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側墻卷材收口,1. 5mm厚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后澆帶,水泥基滲透結晶+鋼板橡膠(丁基橡膠)膩子止水帶+自粘卷材防水加強層+注漿;變形縫,中埋式止水帶+防水卷材加強層+單組分聚氨酷密封膠;樁頭,密封膠+聚合物防水砂漿+水泥基滲透結晶+遇水膨脹止水膠;降水井,止水環+丁基橡膠密封膠粘帶+自粘卷材;格構柱,水泥基滲透結晶+自粘卷材+鍍鋅止水鋼板+密封膠+止水膠;穿墻管,防水砂漿+止水環+丁基橡膠密封膠粘帶+自粘卷材;接地極,防水砂漿+止水環+丁基橡膠密封膠粘帶+自粘卷材;地連墻與風道、出入口結構底板結構處,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水泥基滲透結晶+遇水膨脹止水膠+密封膠+注漿;盾構口,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水膨脹嵌縫膠+注漿。
由于防水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不宜折成900直角鋪設,因此需在墊層與圍護墻體交角做出圓角或倒角。本工程采用1,2. 5水泥砂漿做成50 mmX 50mm的倒角,在其上鋪設250 mmX250 mm的倒角加強層,然后再大面積鋪設。具體見圖2。

先將C'.PS高分子預鋪防水卷材按彈線位置對準在永久保護墻的基層上(本工程永久圍護連續墻的保護層厚度為70 mm,25 mm的深度不會對保護層造成巨大破壞),卷材的平滑光面面向永久圍護結構,顆粒層面向結構混凝土墻,采用機械固定的方式每隔400^600 mm進行機械固定,然后用相鄰卷材搭接覆蓋釘眼,搭接后立即用壓輥滾壓,密封粘結牢靠后用單組分聚硫密封膠封堵保護墻。具體做法見圖3。

本工程的后澆帶設置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位置,寬度1 000 mm,其防水處理與施工縫的防水處理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后澆帶的截面形狀為企口型,需要兩側設置注漿管。后澆帶混凝土標號選用比兩側混凝土標號高一號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須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 a后進行,且必須一次澆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縫,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g a。具體做法見圖40

本工程底板及側墻變形縫采用不小于35 cm寬的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1 000 mm防水加強層、35 cm寬背貼式止水帶、PE泡沫棒、單組分聚硫密封膠防水措施,側墻設置不銹鋼接水槽。
頂板變形縫采用不小于35 cm寬的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1 000 mm防水加強層,單組分聚硫密封膠、PE泡沫棒、橡化瀝青嵌縫,不銹鋼接水槽。橡化瀝青嵌縫采用熱熔工藝,利用尖嘴漏斗將熱熔后的橡化瀝青順變形縫緩慢澆至與頂板上平齊平。頂板變形縫防水做法見圖5、側墻變形縫防水做法見圖6。

樁頭四周鑿毛并清理干凈,涂刷優質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用量為2. 0 kg/mz,然后再抹10mm厚的聚合物防水砂漿,要求剛性防水層表面圓順、平整。樁頭部位需做防水加強層,加強層材料同底板,寬200 mm、高100 mm(與樁頭齊平),與防水層粘貼牢固。
樁頭鋼筋根部粘貼遇水膨脹止水膠條,其規格應大于對應的鋼筋直徑。防水加強層用金屬箍繞樁頭環形固定,并用密封膠封口。做法見圖70

本工程水位埋深較淺,必須一直降水,確保水位在開挖面以下50 cm,因此,降水井必須在頂板施工完畢后進行封堵處理,故降水井全部為穿透防水層的降水井。
本工程的降水井材質為水泥礫石濾水管,為了對水泥礫石濾水管周圍進行有效防水處理,采用套埋鋼管,其內回填微膨脹混凝土處理。套埋鋼管壁厚7 mm,套埋深度至墊層以下50 cm。鋼管與主體結構防水層交接處用丁基橡膠密封膠粘帶粘結底面寬300 mm、高250 mm的I二型防水加強層。在結構底板中間焊接厚10 mm的鍍鋅止水環,止水環寬度125 mm,止水環上部用緩膨性止水條密貼。降水井頂部用厚10 mm的鋼板與套埋鋼管焊接封口,焊接頂部用單組分聚硫密封膠密封,中間用聚合砂漿填充至與底板齊平。具體見圖

格構柱是圍護支撐的連接立柱,鋼結構,其底部為鉆孔灌注樁基礎,鋼結構插入鉆孔灌注樁內。
格構柱的防水處理方法如下:鉆孔灌注樁頂部及樁身頂部四周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用量大于1. 5 kg/mz。灌注樁頂部鋪設與主體外防水材料相同的防水卷材,其連接處用密封膠封堵,在結構底板中部處焊接內外鍍鋅止水鋼板,鋼板厚5mm,民、寬均為800 mm,其上用止水膠密封,防水基面對應處若有空隙,須補焊鋼板。具體見圖90

由于地鐵車站的復雜性和系統性,不可避免的會有各種系統的預留預埋管線穿墻設置,因此穿墻管的防水處理就成了地鐵車站的薄弱環節,處理不當極易漏水從而造成事故。穿墻管的防水處理方法如下:主體結構防水層包裹穿墻管50 mm,在其外增設兩層防水加強層A}B(A}B均為高分子增強復合防水卷材),A}B材料間滿粘。A防水加強層寬度為D/2(D為穿墻管直徑),B防水加強層寬度150mm,用金屬箍固定至穿墻管上。在1/2墻寬位置焊接止水法蘭(厚度10 mm,高110 mm ),連續滿焊,并作好防腐處理,止水法蘭根部用遇水膨脹止水膠密封,密封嵌填必須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具體見圖l00

在其上施作寬100 mm、高50 mm的I二型丁基橡膠粘結帶,高處用細鐵絲綁扎,再沿接地板一定高度增設兩道止水條。具體做法見圖

地連墻頂部與樁頭防水做法相同,首先刷一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在連續墻鋼筋上套遇水膨脹止水條。連續墻與風道、出入口相交位置用密封膠密封,其上用金屬壓板固定牢固后,澆筑混凝土。做法見圖12。

由于盾構口的環梁澆筑是在盾構隧道貫通后實施的,不可避免的會與結構主體產生施工縫,如果處理不當,極易滲漏水。
車站主體外貼防水層施工至盾構口時,在洞口收口后固定止水條,在后澆環梁頂50 cm處加設金屬箍固定,口部采用密封膠密封。沿結構側墻及盾構襯砌分別環向設置兩道水膨脹嵌縫膠,預埋注漿管,待后澆混凝土環梁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注漿處理。具體做法見圖130

頂板和側墻防水材料過渡處
本工程由于側墻與頂板防水所用材料不同,因此,由側墻過渡到頂板的防水施工也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具體做法為:首先在拐角位置做250 mmX250mm的防水加強層,防水加強層材料同側墻防水材料。其次將頂板防水平鋪至拐角位置,然后將側墻防水順包400 mm。側墻防水與頂板防水均為自粘系列材料,充分利用自粘特性進行過渡搭接。做法見圖140





